​产品搜索:
文章搜索:
G A I U V S .C O M
      NEW较新公告:
徒步游
安徽低空经济新星获近亿融资,吨级倾转旋翼eVTOL研发加速
来源: | 作者:阿芙 | 发布时间: 1天前 | 5 次浏览 | 分享到:
安徽云枢智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枢智航”)完成近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安徽省宿州市首家低空经济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安徽云枢智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枢智航”)完成近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安徽云瑞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宿州市高新区投资平台为主要出资人)、中信建投资本、合肥产投国正及产业方安徽长宁人防设备共同投资。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此轮融资发生于2025年9月17日。作为低空经济领域的综合性科技企业,云枢智航的业务涵盖eVTOL飞行器自主研发与制造,同时布局低空生态场景运营与拓展。


01 “产品+生态”双轮驱动

云枢智航成立于2025年3月,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已经构建了清晰的发展路径。

公司确立了“以产品筑核心、以生态拓市场”的战略方向。产品层面,公司正推进倾转旋翼、倾转机翼等多种构型eVTOL飞行器的研发与设计;生态层面,同步布局起降平台、运维系统与应用场景,打造系统级解决方案。

云枢智航的目标是推动eVTOL飞行器实现“飞进场景、落到市场”及可持续商业闭环,这一思路契合了无人机行业从产品制造向解决方案服务转型的趋势。

02 技术底蕴与资源整合

云枢智航核心团队具备航空领域多年从业经历,研发成员平均从业经验超10年,曾参与多型飞行器研发,具备从方案设计到整机验证的系统能力。

在资源配套方面,公司获得了先进复合材料头部企业的全链条支持,以及在系统设计与试验验证方面承接了无人机创新与应用先锋企业的成熟能力。这种资源整合模式为无人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03 战略布局:“一基地两中心”

云枢智航已经形成了清晰的“一基地两中心”战略架构:

宿州生产制造基地承担eVTOL飞行器规模化生产与制造任务;西安飞行器研发中心聚焦高性能、高可靠性eVTOL飞行器研发与设计,开展技术攻关;合肥生态运营中心依托起降平台与运维系统,打通从飞行器到应用场景的关键环节。

这种布局充分利用了各地资源优势:西安的航空研发人才、宿州的制造基础以及合肥的创新环境。

04 吨级倾转旋翼构型领先

据介绍,云枢智航吨级eVTOL采用业内领先的倾转旋翼构型,在飞行速度、续航效率与载重能力方面均具备显著优势。

倾转旋翼技术是eVTOL领域的技术制高点,结合了直升机的垂直起降能力和固定翼飞机的高速高效特性,是无人机技术向有人驾驶航空器演进的重要方向。


05 融资用途与未来规划

本轮天使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三项工作:一是吨级全倾转旋翼eVTOL研发;二是飞行器总装试制车间建设;三是生态线业务拓展。

总装试制车间建成后,将承担eVTOL飞行器总装验证、系统调试及小批量试制任务,为后续产品定型、工艺完善及规模化生产提供基础。

云枢智航表示,未来将以航空领域技术积累为基础,推进“可飞行、可运营、可盈利”业务模式构建。


06 低空经济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eVTOL市场前景广阔。中国民航局预测,2030年中国eVTOL需求将超1.6万架,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2035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或达3.9万亿美元,中国有望占据45%份额。

这一数据预示着无人机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消费级、工业级向低空经济级跨越。

07 技术鸿沟与创新路径

eVTOL飞控与无人机飞控的技术鸿沟主要体现在安全性认证标准、系统复杂度、气动耦合建模、控制逻辑设计以及空域管理要求等方面。

未来,eVTOL飞控技术将向更智能化、更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深度学习与传统控制方法的融合、高精度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以及全包线自适应控制算法的成熟,都将为无人机厂商跨界eVTOL领域提供新的技术路径与机遇。

云枢智航在合作方支持下,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进程。
这家初创企业正深化“以产品筑核心、以生态拓市场”策略,助力低空经济落地,推动eVTOL飞行器在多场景的应用与商业化发展。

低空经济的天际线正在重新绘制,无人机行业的边界再次拓展。从无人机到eVTOL,不仅是技术的跃迁,更是整个产业生态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