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羽天航空A+轮融资落地:混动eVTOL技术颠覆货运无人机赛道
来源:
|
作者:阿芙
|
发布时间: 今天
|
4 次浏览
|
分享到:
牧羽天航空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近日完成A+轮融资的消息,不仅是融资事件,更是混动eVTOL技术商业化的里程碑
牧羽天航空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羽天航空”)近日完成A+轮融资的消息,不仅是融资事件,更是混动eVTOL技术商业化的里程碑。投资方为无锡新投集团与无锡国联集团,资金将专项用于混动eVTOL的研发迭代与市场拓展。这轮融资背后,是资本对油电混动路线解决行业痛点的认可——牧羽天航空凭借全球首个吨级混动eVTOL转换飞行验证,正在重塑货运无人机的经济性与可靠性。

A+轮融资:低空经济的新燃料
本次融资是牧羽天航空从技术验证到商业落地的关键跃升。无锡新投集团与国联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看中的是公司在重载eVTOL领域的20年积累。董事长王勇透露,融资将加速混动eVTOL的产品迭代,重点投入适航认证与规模化生产。这一动作信号鲜明:在纯电eVTOL面临续航和安全瓶颈的当下,资本正转向混动技术,押注其成本优势与商业化潜力。牧羽天航空的核心定位——专注重载货运eVTOL研发制造及运营服务——通过融资,有望在2025年实现AT1300的适航取证,抢占千亿级物流蓝海。
混动eVTOL:破解行业困局的“黄金钥匙”
混动eVTOL(垂直起降飞行器)是牧羽天航空的技术护城河。与传统纯电路线相比,其油电混动系统(垂直起降用电、巡航用油)实现了续航与载重的指数级提升。王勇指出,纯电eVTOL在电池安全、电机控制器可靠性上存在先天缺陷,而牧羽天航空的混动方案在巡航时通过燃油发动机为电池充电,无需地面充电设施,大幅降低运营复杂度。这一技术使产品载重能力提升数倍,航程突破1000公里门槛,同时吨公里成本降至3元以下,比传统空运低50%。
更关键的是,混动技术支撑了“转换飞行”这一全球性突破。牧羽天航空是全球首家完成吨级混动eVTOL转换飞行的企业(全球仅8家能实现吨级以上转换)。这一技术指飞机从垂直起降模式无缝切换至固定翼巡航模式,再反向降落,确保在复杂场景(如山区货运、海上搜救)的安全性与效率。混动eVTOL不仅解决纯电痛点,更定义了货运无人机的新标准——它不再是“实验室玩具”,而是可量产的空中重卡。
产品矩阵:AT1300与AT8000——混动技术的双子星
融资将直接推动牧羽天航空的混动产品线商业化。AT1300作为全球首款吨级混动eVTOL,已通过转换飞行测试,进入适航申请阶段。其1.3吨起飞重量、400公斤有效载荷和1000公里航程,采用“垂直起降用电、巡航用油”模式,适用于生鲜快递、应急救援等高时效场景。2025年底计划获取民航局型号合格证(TC),是混动技术落地的先锋。

AT8000则彰显混动eVTOL的极限性能——8吨起飞重量、3.5吨有效载荷、1000公里满载航程,支持纯电与增程混动双模式。王勇强调,其吨公里成本不足3元,在3000-4000公里范围时效超越大飞机,专为冷链物流与偏远地区运输设计。融资后,该产品将加速迭代,目标是2026年商业化投运。

混动eVTOL或成低空经济爆点
从无人机行业观察,本轮融资是混动技术崛起的风向标。牧羽天航空70人团队(40%为核心成员)来自中国商飞、中航工业等机构,王勇的18年飞机研发经验为混动路线背书。随着中国低空经济政策松绑(如司法部推动300米以下空域立法),混动eVTOL的成本与可靠性优势将催化物流革命。我们预测,2025-2026年,混动货运无人机将渗透生鲜、快递市场,牧羽天航空有望成为行业标杆。
资本入局,混动破局。牧羽天航空的A+轮融资,不只是资金注入,更是对“油电混动”路线的全民背书——在无人机货运的竞速赛中,它已领先一个身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