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文章搜索:
G A I U V S .C O M
      NEW较新公告:
徒步游
浙江“低空编队”重磅上新 天目山实验室发布5款重大科技成果
来源: | 作者:低空领跑者联盟 | 发布时间: 4天前 | 31 次浏览 | 分享到:
5月10日,在天目山实验室低空经济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大会暨“中国飞谷”低空产业发展对接会上,5款“天目山系列”最新科技成果正式亮相,为浙江省打造低空经济高地新添硬核支撑。

当工业无人机被嵌入AI智能“大脑”,它的飞行能力可以提升多少?


瞄准“城市空中交通”的未来,定位于私人出行的eVTOL长什么模样?

……


图片


关于这些想象,天目山实验室给出了答案。5月10日,在天目山实验室低空经济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大会暨“中国飞谷”低空产业发展对接会上,5款“天目山系列”最新科技成果正式亮相,为浙江省打造低空经济高地新添硬核支撑。


“我们要实现‘车轮上的中国’向‘翅膀上的中国’转变,将几十年来研发的无人机等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首先要实现低空制造的腾飞。换句话说,就是要在航空器研发生产的各方面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正如中国信息协会低空经济分会副会长程泊霖所言,此次亮相的5款“天目山系列”成果,皆为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新型飞行器——包括了2款氢能源无人机,1款反无人机系统,2款载人飞行器


其中首次亮相,且位列最小的“天目山十二号”,就是一款增程式倾转翼eVTOL载人飞行器。从介绍中,记者了解到,这款飞行器的优势在于倾转翼,即整个机翼连着桨一起倾转。


“在电池能量密度受限的背景下,这种倾转翼也是目前行业主攻的研发方向,它兼顾了高效性和安全性两大优势。”“天山十二号”总师郭士均解释道,高效性指的是,它既保证了飞行器垂直起飞时的桨效,又保证了倾转过渡时的升效。同时在紧急时刻,它还能通过倾转辅助刹车,缩短飞机失去主动力后的滑行距离,提高安全性。


图片


相较于新鲜面孔,“天目山一号”氢动力长航时无人机的独到之处早已闻名业界。早在去年8月,成功首飞的“天目山一号”已先后达成续航飞行时长4小时、百公里超视距连续作业、极寒条件飞行测试等挑战。此次,它又以2.0全新版本再次代表“天目山系列”亮相。


在天目山实验室的成果展上,记者见到了“天目山一号”和“天目山一号2.0”。记者发现2.0版本不仅首创式采用了快拆式氢动力模块,机身上还多了一组激光雷达和摄像头。“没错,这相当于是无人机的‘眼睛’。”“天目山一号”总师徐伟强介绍说,“我们在1.0版本的基础上,给无人机搭载了航空AI大模型,集成了‘激光+视觉’融合导航。这样一来,即使在卫星没有覆盖的区域,它也可以通过算法自动形成飞行轨迹,从而完成更多极限场景的飞行任务。”


图片


会议当天,除“天目山系列”的亮相备受关注外,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围绕《低空基础设施投建模式的探索与思考》,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钮健用一组数据引入:截至目前,杭州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已监管低空飞行127万架次;4座已完成建设的公共起降场中,位于梦想小镇的公共起降场已对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模块进行持续5个月的测试……基于此,钮健认为,只有清晰界定低空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才能够更好得建设与运营,才能安全保障更大体量的飞行市场,低空经济才真正飞起来。


图片


明晰参与者职能分工,同样是与会嘉宾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朱晓东的观点,但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分工的同时不能忽视流通数据的安全”。


朱晓东举了个例子,“一架无人机的飞行数据,它的安全飞行时间、路线、频次,可以作为保险单位投保的依据,可以是突发事故研判的依据,但其中所夹带的地理信息、区域信息等关键数据如若被其它参与者泄露,容易出现安全风险。”对此,他认为建立数据可信空间是当前低空安全领域必须加快攻克的课题之一。


此外,天目山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天目山实验室低空运载装备技术研究与测试中心”,与余杭区“中国飞谷”、成果示范应用地政府代表、合作高校科研院所、相关行业企业和金融投资机构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接下来,天目山实验室将充分发挥无人机、动力系统、先进材料与智能控制领域的技术引领优势,继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创新,加速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内容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