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文章搜索:
G A I U V S .C O M
      NEW较新公告:
徒步游
美团持证全球飞,顺丰京东重构赛道
来源: | 作者:云上未来航空SKY-FUTURA | 发布时间: 8天前 | 67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 年民航局工作会议明确,将分阶段开放 30% 低空空域(1000 米以下),重点推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低空航线网络建设。天空成为 “新物流战场”从美团的城市 “最后 100 米” 突围,到顺丰的跨山越海运输,再到京东的城乡网络编织,中国低空物流正从 “试点验证” 迈向 “规模复制”。

一、政策破冰

空域开放 + 地方立法低空经济进入 “规模化商用” 元年

2025 年民航局工作会议明确,将分阶段开放 30% 低空空域(1000 米以下),重点推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低空航线网络建设。地方政策同步加码:

深圳2024 年实施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允许无人机在 50 米以下适飞空域 “白名单” 区域自主飞行,无人机配送占全市即时物流单量突破 25%,南山、福田试点区域实现 “15 分钟达”。

广州启动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海关对无人机 “运货进区、区内停留、复运出区” 全流程监管,预计 2025 年南沙自贸区无人机年运输货值达 1.5 亿元,生鲜电商配送成本降低 40%。

浙江:宁波 “低空安全走廊” 规划落地,2027 年通航机场数量将达 20 个,配套建设 100 个无人机起降场,年低空飞行量预计突破 200 万小时,覆盖全省 90% 的县域。

政策组合拳背后,是我国对低空经济的战略定位升级 ——《“十四五”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2025 年低空经济规模目标突破 8000 亿元,无人机物流、eVTOL 短途运输成核心增长极。

二、巨头竞速

美团 “全域通航”顺丰 “跨山越海”京东 “城乡织网”

美团

美团自研第四代无人机获全国首张低空物流全境覆盖运营合格证)

2025 年 4 月,美团旗下深圳低空物流公司获全国首张低空物流全境覆盖运营合格证(OC 证),成为国内首个可在 31 个省市自主规划航线的企业。其第四代无人机实现三大突破:环境适应性:-20℃至 50℃宽温运行,中雨 / 6 级大风稳定飞行,IP45 防护等级覆盖高原、沿海等 97% 的城市环境;

技术精度:双目立体视觉 + 4D 毫米波雷达融合避障,复杂城区避障成功率 99.8%,深圳北站 3 公里配送仅需 15 分钟,北京景区陡坡区域配送时效提升 70%;

国际突围:同步斩获迪拜民航局商业运营资质,成为首个进入中东市场的中国低空物流企业,2025 年海外订单量预计达 30 万单,主打高端电商与医疗物资配送。

顺丰

全国首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顺丰丰翼科技 2024 年获支线物流运营证后,正以 “干线机场 + 支线网点” 模式重构偏远地区物流生态:机型升级:2025 年引入翊飞航空 ES1000 大型无人运输机(载重 1.5 吨、航程 1200 公里),新疆喀什至乌鲁木齐生鲜运输成本从 20 元 / 公斤降至 10 元 / 公斤,时效从 48 小时压缩至 6 小时;

场景深耕:江西井冈山 “无人机医疗专线” 覆盖 23 个乡镇,累计运输急救药品超 10 万件,山区急救响应时间缩短 70%;云南普洱茶产区开通 50 条茶园专线,鲜叶运输损耗率从 15% 降至 3%;

成本优势:支线物流成本较公路运输降低 40%,单架次固定翼无人机可替代 3 辆配送车,2025 年预计减少碳排放 2 万吨。

京东“城乡双轮” 驱动,构建低空物流生态闭环京东以 “城市即时配送 + 农村网络覆盖” 双线布局,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城市端:JDX20 “京鹊” 无人机载重 10 公斤、时速 98 公里,南京江北新区试点 “15 分钟达”,2025 年覆盖 50 个核心商圈,订单密度超 20 单 / 平方公里;

农村端:JDX50 “京燕” 无人机覆盖 300 公里半径,陕西榆林建成低空物流枢纽,解决 200 万山区人口 “最后一公里” 配送,无人机配送占比达 35%,较传统物流成本降低 55%;

生态赋能:输出飞控系统、避障算法等 12 项核心技术,为国网打造的 “巡鹰” 无人机使电力巡检效率提升 4 倍,2025 年技术服务收入预计达 2 亿元。

万亿市场前夜

技术、场景与资本的三重裂变

市场规模指数级增长2023 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超 5000 亿元,无人机物流占比 22%(约 1100 亿元);2030 年市场规模预计达 2 万亿元,其中无人机配送、eVTOL 短途运输、低空文旅贡献超 70% 增量,美团、顺丰、京东合计占据低空物流市场 75% 份额;资本加速涌入:2024 年低空经济领域融资超 200 亿元,红杉中国、高瓴资本设立专项基金,聚焦无人机制造、空域管理系统、氢能源动力等硬科技赛道。

技术突破催生新场景eVTOL 短途通勤:峰飞航空 V2000CG 获民航局型号合格证,上海金山至杭州萧山试飞成功,30 分钟飞抵,票价预计降至高铁 2 倍(约 300 元),2027 年启动商业化运营;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华为参与建设的深圳低空数字底座,整合 5G-A、北斗导航、气象数据,实现无人机飞行状态实时监控,飞行审批效率提升 80%;绿色能源转型:京东测试氢能源无人机,续航提升至 200 公里,碳排放降低 90%,2026 年京津冀试点 “零碳低空配送”。

挑战与破局路径空域管理难题:城市低空航线密集区需解决 “无人机雨” 管理问题,深圳试点 “电子围栏 + 动态空域分配”,无人机飞行冲突预警准确率达 95%;

公众接受度提升:上海、北京推出 “无人机降噪计划”,桨叶采用仿生设计,噪音从 85 分贝降至 65 分贝(相当于城市交通背景音),配套 APP 实时显示飞行轨迹,隐私泄露投诉量下降 60%;

商业模型创新:顺丰推出 “无人机共享平台”,中小企业可按需租用机时,设备闲置率从 40% 降至 15%;美团开放 API 接口,接入商超、药企系统,构建 “万物可飞” 生态。

天空成为 “新物流战场”从美团的城市 “最后 100 米” 突围,到顺丰的跨山越海运输,再到京东的城乡网络编织,中国低空物流正从 “试点验证” 迈向 “规模复制”。当无人机配送成为城市生活的 “常规操作”,当 eVTOL 短途飞行成为商务通勤新选择,低空经济早已超越物流范畴,成为重构城市空间、激活县域经济、链接全球市场的 “战略新维度”。“低空经济的本质,是通过技术创新让天空资源服务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