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重庆渝北,国内无人机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翼动科技正式发布全球最小工业级无人机"黑刺"二代,机身重量仅50克(约等于一颗鸡蛋),可穿越20cm狭小空间执行城市隐蔽侦查任务,并首次搭载红外夜视仪实现全天候作业
2025年3月25日,重庆渝北,国内无人机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翼动科技正式发布全球最小工业级无人机"黑刺"二代,机身重量仅50克(约等于一颗鸡蛋),可穿越20cm狭小空间执行城市隐蔽侦查任务,并首次搭载红外夜视仪实现全天候作业。同期推出的ET-1型无人机将升限提升至5000米,可定制化搭载微光夜视、红外热成像等专业设备,专为高原复杂环境打造。

技术突破:从"手掌大小"到"地下空间克星"
作为国内首款量产的超微型工业无人机,"黑刺"一代自2024年面世以来便以510个定制化部件、3公里超视距数据链等核心技术引发行业震动。此次升级的二代机型通过双光感知系统,突破光源限制,在无光地下空间仍可精准执行任务。其窄小机身(仅手掌大小)结合主动避障算法,可在地震坍塌区域、地下管网等危险场景替代人工作业,将救援响应效率提升40%以上。

高原作战:ET-1重构无人机应用边界
针对高海拔环境研发的ET-1型无人机,通过优化动力系统与抗风设计,实现5000米升限突破。该机型可搭载空气采集器、快递箱等模块化设备,在西藏、青海等高原地区完成生态监测、物资投送等复合任务。测试数据显示,其搭载的微光夜视设备在-20℃环境下仍能保持清晰成像。

产业链布局:重庆加速打造低空经济新引擎
翼动科技董事长乐放透露,2025年将联合渝北本土企业实现100克级无人机供应链本土化,目标建成超微型无人机产业集群。根据《重庆市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该市正以低空经济为牵引,推动通用航空、先进飞行装备等产业升级,力争2025年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增长15%。目前,"电磁盾"无人机干扰器已在全国70余个公共安全单位部署,为低空经济安全护航。

行业展望: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构建
随着"黑刺"二代与ET-1的量产,翼动科技正从单一设备制造商向空天信息解决方案商转型。其提出的"3-5年打造超微型无人机龙头企业"目标,与重庆两江新区低空经济示范区规划深度契合。未来,从城市安防到高原救援,从地下管网巡检到灾害应急响应,超微型无人机或将重塑多个行业的作业模式。
